最近看了一些比賽,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
國術發展到今天,有了一些分歧的走向
有人從事競技武術的運動,以表演、競賽為目的
因為有固定的比賽,加上亞運、全運會這些正規的比賽都將它列項目
所以練習的人數頗多
再者一些體育學校畢業的學生,進入學校任教發展迅速
另一派則是傳統的國術傳承,練習者則存在於一些學校的社團
武館、公園或借用學校空間的私人教練場
因為比賽的機會較少,加上時代的演變,識者不多,所以練習的人較難以成長
但是競技武術的發展也有一些問題
例如運動傷害的比例很高、運動的生命週期短
因此我們發現有一些原本從事競技武術教學者,也會加入一些傳統武術套路的傳授
但是他們過去長久從事競技套路的練習
因此不管是在步型、手法、腿法、身法、眼法的表現、器械的使用法
都與傳統的國術不同,展現出來的神韻也大相逕庭
套一句現代的術語,可稱之為「山寨武術」 好聽一點就是「hybrid武術」
因為我在比賽中看到一些套路,有本門的七星刀、八卦刀、十字趟、太祖長拳等
有些把困難的動作減化;有些又增加了一些動作;有些是改變拳的路徑
更在昆吾劍這個套路中,把前後的順序調換
更遑論及於弓、馬的型態,掀腳拔根,所在多有,伸拳踢腿所應取的勢也付諸闕如
又如在單刀進槍、擒拿對練等對打的套路中
兵器攻擊沒有到位,沒有攻防的先後順序,勁道未落在攻擊點上
加上練者未能深刻了解兵器的用法,反而產生危險的狀況,失去對練的意義
可是我們發現這些從事類似競技武術的練習者,其實所下的功夫頗深
應該是花費了很多的時間,不斷的反覆練習,也能夠展現一定的水準
只是可惜方向不對而已
反觀從事傳統國術練習的人下的功夫就一般而言,沒有他們多
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,學生練習的時間太少,精神不夠投入
家庭支持的意願不是很高,當然無法獲得好的成就
我想這是從事傳統國術教習者,所共同面臨的現象
只能在此徒呼負負而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